德国外资并购审查的应对方法
2019-01-29 浏览次数:4001
德国2017年通过的《对外经济条例》(Außenwirtschaftsverordnung)第九次修正案,对非欧盟投资者并购德国企业制定了新的审查规则。
在审查内容方面,此前德国已明确禁止外国投资者进入的领域,只有核电站与核垃圾处理项目,以及军事和国防工业。而修正案则要求非欧盟投资者在对“关键基础设施”和“安全相关技术”企业进行25%以上股份收购时,即有义务通知德国经济和能源部。此外,关于审查期限,也从原来的2个月内延长至4个月。
中资企业近年来在德国进行的大规模收购热潮促成了德国修订《对外经济条例》的直接动因。这是德国政府基于维护本国市场、保护敏感领域企业被外资并购所采取的最新法律措施。
海外投资者的应对方法:“法律身份的本地化”
自由设立公司被誉为欧盟企业法的“大宪章”,即欧盟成员国必须承认根据其他成员国法律所设立公司的法人地位。 对于赴德投资者而言,首先应按照法律规定取得德国境内的商事法人资格;其次,应当在欧盟范围内开展实质性经营(通过建立相应的经营场所和设施、聘请员工等方式来展现其持续性的存在)。
并购过程建议
中国企业家赴德投资,不仅要关注市场机遇,还应针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充分准备,对并购之后整合的难度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建议投资者优先征求咨询公司、税务顾问和专业律师的建议,尽可能获得较为全面的信息。
对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海外并购仍属于新事物,还没有足够经验和成熟的模式。因此建议中国企业家将前期调研、并购谈判、整合规划等委托专业团队协助完成,保证整个投资过程的安全性及利益最大化。
属地化管理则是引领全球跨国公司成功的共同战略,也是中国企业赴德投资应遵循的法则。专业人士和外籍管理人员熟知德国企业文化及运营策略,可帮助企业尽快融入德国社会。建议中国企业完成并购后,短期内让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继续留任,保证企业的平稳过渡,之后再逐步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