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就业率背后的秘密

2018-03-06 浏览次数:3199

2009年是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在此期间,世界各国都引发了大规模的失业及裁员现象。但德国的工作市场却没有受到过多的影响,这个被号称为“德国就业奇迹”的状况是如何发生的?

关系 (13).jpg

减少工作量,不减少工作岗位

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团队将原因归功于德国在2009年采用的灵活工作时间模式。企业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和薪酬 ,但不削减工作岗位,保留了130万个就业机会,平稳渡过危机。

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来4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缩减若干小时,保证员工人数的基本持平。

灵活工作时间模式的表现如下:

经济萧条期间,企业相应减少工作时间与薪酬。员工可以从国家获得被减少工作时间损失的67%补差。

同时,企业也鼓励员工将加班工资通过其他形式抵消。2009年,德国约有一半的职员补休了以往累积的加班时间。

办公室 (3).jpg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危机四伏,但是德国失业人数从未出现过明显的激增。即便是最糟糕的2009年,由于德国政府、工会和企业主之间良好的合作,将德国遭受的危机影响减少到预计的88%。

服务需求评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