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校里的中文教育
2018-11-06 浏览次数:2875
今年16岁的Marisabel在明斯特以北的Waldorfschule上学,她的小学1-3年级是在中国北京度过的,缘于她的父母曾在德国驻中国大使馆供职。回忆起在中国的三年小学生涯,Marisabel感觉很美好,她也非常喜爱中文。
Marisabel居住的北威州其实是德国和中国接触最为频繁的联邦州, 然而她还是没有在家附近找到提供中文课程的学校。据统计北威州也是德国中文教育最普及的联邦州,学习中文的中小学生人数高达2000人,而全德国学习中文的中小学生也大约只有5000人。
成功的中小学中文教育
在德国的教育体制中,中文目前还没有被纳入主要语种。但是哥廷根,蒂宾根和波鸿最近加强了中文教育,每年将会增加培训30名新的中文教师。这个教师的保有量已经足够保障数千名德国学生选修中文的教学需求。
位于柏林的MERICS研究所的中国部研究员Andrea Frenzel系统地分析了德国的中文课程教育,发现2012年之前是德国学校中文教育的高潮期,并且一直在逐年增长,之后便有所停滞,长期维持在5000人左右。
他们的研究同时发现:德国的中小学中文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许多学生的中文水平能够达到B2标准,仅仅略低于汉语言学毕业生的中文水平。事实证明,中文学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主要还是重视程度和教学方法的问题。
认知中国是首要目的
教育部门一直努力尝试让德国学校涉足更多的中文教育,联邦教育部长在今年五月一次文化会议上呼吁加强中文学习。他强调: “我们不需要所有人都成为中国问题专家,但至少德国能很好地学习和重新认识中国,更加了解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汉语言学家Döring表示,“全德国每年只有500名汉语言学毕业生,如果我们都不会说中文,那我们只能把有关中文的一切理解和解释权全部让给中国人。”
Döring同时认为,大多数德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还处在一个缺乏认知甚至是无知的阶段,因此中国目前的形象并不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学习中文的积极性。至少在德国民众心目中,中国的形象与其全球经济地位是完全不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