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德国年度十大热门事件回顾
2018-12-25 浏览次数:4600
12月14日,德国语言协会(GfdS)公布了2018年的十大年度词汇,评选标准并非依照其使用频率,而是根据讨论的热度。通过这十个词汇,可以直观地了解2018年德国社会的重大事件和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10.一切问题之本(die Mutter aller Probleme )
联邦内政部长、基社盟主席霍斯特·泽霍费尔曾在闭门会议中表示难民的移民问题是一切问题之本,他的这一言论在德国国内引发了激烈讨论。
09.英国脱欧乱局(Brexit-Chaos)
英国和欧盟上演的年度大戏,历经一年多艰难的谈判达成的脱欧协议草案或将又生变数,可能造成英国最终无协议脱欧,这将带来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后果。
08.贸易战(Handelskrieg)
贸易战是特朗普中期选举的政治工具,他既用贸易战威胁欧盟,也威胁其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特朗普表示,贸易战是一个好的方式,且能够获胜。
07.柴油车禁令(Diesel-Fahrverbot)
今年2月,德国联邦最高行政法院裁定,在多个城市禁止重污染柴油车上路。德国境内未达欧Ⅵ标准的至少有1200万辆柴油车,禁令下达后将迫使汽车制造商支付昂贵的升级费用。
06.看护机器人(Pflegeroboter)
作为世界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国家,护工一直是德国最紧缺的行业,因此看护机器人应运而生。虽然机器人还不能取代人工看护,但可以给人们提供支持。今年,在加米施-帕腾基兴的一家养老院开始了看护机器人的试点项目。
05.惩罚式奖励(strafbelobigt)
该事件缘于前联邦宪法保卫局局长汉斯·马森对开姆尼茨右翼暴力事件发表了有争议的言论后(对右翼势力活动展现同情),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和社民党主张撤换马森,而内政部长霍斯特·泽霍费尔领导的基社盟则表态信任马森,并准备将他提任为内政部副部长。但最终马森还是被“暂时退休”。
04.我们是大多数(Wir sind mehr)
今年夏天,德国六个知名流行乐团乐队联合在开姆尼茨举办了一场免费的反种族主义音乐会,口号是“WirSindMehr”(我们是大多数)以此表达对右翼分子的抗议和排外潮流的谴责。这一活动受到许多民众的支持,吸引了约6.5万名观众。
03.难民安置中心(Ankerzentren)
“Anker“是由四个单词组成的词汇:Ankunft(抵达)、KommunaleVerteilung(地区分配)、Entscheidung(决定)、Rückführung(遣返)。这个词的实际意义指的是临时的难民安置中心,直到他们被遣返回原籍国家。
02.信号盲区共和国(Funklochrepublik)
这个词汇描述的是德国部分农村地区移动信号覆盖差的情况,这也是一直在争论中的一个政治话题。不过最近的消息显示,德国的5G网络建设已经开始进行。
01.炎热期(Heißzeit)
"炎热期"荣登德国2018年度热词榜榜首。语言协会表示,“炎热期”一词不仅代表德国今年的极端夏季,还表明气候变化是21世纪初最严重的全球性现象之一。另外有趣的是,"Heißzeit"(炎热期)与“Eiszeit”(冰河期)的发音相似,在意义上也同样表示进入了一个气候变化的时期。